古言合集12-试读内容   >   嫁给废物皇子后
嫁给废物皇子后
发布:2024-05-22 08:44 字数:1802 作者:天阅短篇
    那日的雪是下得很大的。

    我侍立在陛下身侧,顺着他的目光从菱格窗望出去的时候,恰好瞧见为皇后打伞的婢女被冻得手抖,伞上积压的雪落下来,砸在皇后身后蜿蜒的织金绣凤的衣袂上。

    我心一跳,余光瞥见陛下下意识向前踏出一步。

    那凤袍落在雪中,其上绣着的凤凰也如同双目剜血,红得刺目。

    (1)  

    陛下皱着眉头,看不出喜怒。只是今日雪下得实在是很大,不多时那伞上便又积了厚厚一层雪了。皇后身边的婢女年纪尚小,冻得瑟瑟发抖。皇后却身姿挺直,即便是跪在雪地里,也是一派天然的气度高华。

    “陈福,”陛下唤我,“让皇后回去吧。”

    我得了令,打了千之后正要弓身退出殿外,垂头之时,又听陛下声音在上方响起:“你且去告诉她,告诉她今后不必再来了。”

    我心中一紧。

    我在陛下身边当差,已有了些年头。可时日愈长,就愈加不敢揣测圣意,只得行礼退出殿外。

    出了殿门,向跪在阶下脱簪请罪的皇后行过礼后,我将陛下的意思转达给她。

    “陈福。”皇后听完口谕,由宫女搀扶起身,“陛下还是不肯见本宫吗?”

    我压低声音劝慰她:“天气寒冷,娘娘还请保重身子。”

    我抬眼看她,只匆匆一瞥,仍止不住地心酸。

    皇后容貌依然灼若芙蕖,气度雍容端庄,除去眼里三分疲惫,与往日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我忆起旧日之事,才恍然觉出物是人非来。

    她像困在笼中,被磨去利爪的雀鸟,羽毛依旧艳丽,却不再那般夺人心魄了。

    皇后许久不曾开口,我不由抬眼看她神色。却不见她沮丧,反而放下了什么似的,我顺她目光看过去,发觉她看的其实是我出来前陛下所立的那方菱格窗。纵然我明知从外并不能望进去,还是生出一种他们在对视之感。

    皇后庄重地行了九叩大礼,便领着那小宫女离去。

    我立在原地看她离去,茫茫风雪中只她和那婢女两人踽踽独行,纵然皇后脊背仍是那般挺直,可天地这般浩大,很快她的身影就被吞噬成一个小点,再难望见了。

    我回殿当值时,陛下仍站在窗前望她远去。菱格窗将雪色分割成小块,亦将陛下的神色分割成分外寂寥的阴影。我不经意间抬头,瞥见陛下鬓边新生的一缕白发。

    我想起年少时陛下就爱看皇后的背影,这习惯到如今也没有改,也从未叫她发觉。

    往事如吉光片羽,穿过层层叠叠的故事尘埃,跃入脑海中。我突然生出许多感慨来,为陛下、为皇后,为这故人相隔两端、相望却无言。

    (2)

    启宁十二年,我到陛下身边伺候之时,陛下方才六岁。

    他是个不受宠的皇子。生母地位卑微且早逝,宁帝膝下子女众多,他便愈发不起眼,生为皇子,过得却还不如稍得宠些的奴婢。

    那日宁帝携贵妃去后花园赏花,却不知怎的经过皇子所,竟瞧见六皇子在捡食一盘馊了的糕点。

    六皇子小小年纪,却有一副很俊秀的容貌,又因为长期营养不良,一双大眼睛瞧着既可怜又可爱。宁帝怜爱之心顿起,便指派了几个人过去伺候,我便是其中之一。

    宁帝走时与贵妃感叹:“小六肖似其母。”

    我刚去伺候六皇子那段时日很是好过,可渐渐的又难过起来。宫中向来是见风使舵,宁帝政务繁忙,没过多久就忘了这个不起眼的儿子,于是很快这股风就成了贵妃娘娘。

    跟我一同过来的几个人便都另寻出路,我本也打算要走,却想起今年幺弟也与六皇子一般年纪,心中实在不忍,便留下了。

    六皇子性子孤僻,不爱与人来往。哪怕是在书院听夫子讲课也鲜少与其他皇子交往,即便如此,还是常因被夫子夸奖遭人捉弄。

    我在他身边四年,说是主仆,其实相依为命,早把彼此视作亲人。我将他当作幼弟,自然不忍他被人欺凌至此,多次想告到御前,求宁帝为他做主。

    他却和我说,此为小节,不能让他们受重罚,多加忍耐,总会有出头之日。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很坚定,眼中藏着不为人知的烈火。我有种莫名的预感,觉得那点烈火终有一日可以燎原。

    我们都以为这种任人欺凌的日子还要煎熬许久,没想到却很快结束了。

    启宁十七年,宁帝召武宁侯携家人自秣陵回京。

    那是个很寻常的午后,许是嫉妒六皇子新作的文章被宁帝赞赏,四皇子带着几个平日与他交好的世家子弟将六皇子正作的文章抢了过来,大肆嘲笑奚落。

    我被那几人的奴才联手压在檐下,正咬牙切齿之际,突然听见一道清亮的女声。

    “住手!”作儿郎打扮的少女伸手将六皇子护住。她生就一双狐狸眼,天然带了点戏谑,“以多欺少,你们有什么本事?”

    四皇子见她虽着男装,眉目间却是掩盖不住的明艳。能被宁帝特许进皇子书院来念书的女子,想来只有近日回京的武宁侯幼女魏姝了。

    四皇子是个看人下菜碟的主,知晓武宁侯在朝中地位卓然。再加上魏姝年纪虽还小,却因随父亲在边关长大,早早就有了彪悍的名号。他便放了几句狠话,带着人悻悻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