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战争前夕
发布:2023-08-16 14:57 字数:2484 作者:陶绘
时间很快来到六月初五,江子烛并没有再返回西晋,他虽然发现了猫腻,但是他很清楚自己,自己对裴窈的喜欢以及胆小怕事,都将注定了他回不去西晋说明情况,如果因为自己三国的事出了纰漏,自己就是呼吸口新鲜空气都会有人在空气里下毒,倒不如就按兵不动,随遇而安,而正因为这个举动,江子烛保住了性命。
由于明天就是攻打北齐的日子,特殊情况在早朝时要在宣政殿西偏殿的百德殿召对。西晋皇帝找了几个位高权重的将军大臣和擅长捭阖的纵横家一起商议政事。
当他们讨论道“影”的问题时,将军李信说道,眼底的幽暗一闪而过:“启禀陛下,臣听闻前几日谢惊岁又直言进谏,他说西晋如此背叛中原势必要遭到反噬。”
西晋皇帝想到谢惊岁几番说到此事,冷哼一声说道:“怕是生了二心罢。”
李信将军和其余几个大臣早就视谢惊岁为眼中钉肉中刺了,想尽一切办法除掉他,见皇上对谢惊岁起了疑心,立刻添油加醋贬低他道:“他的母亲本就是北齐人,自然对北齐有怜悯之心,只不过是弃妃罢,那皇帝又诛了他九族,所以才来投奔西晋,说到底是报复北齐而他并非对西晋的宏图霸业有所帮助。”
而西晋的纵横家们还在因为自己出了这个渔翁得利的主意而沾沾自喜,他们不能因为谢惊岁这个北齐人破坏自身的计划,他们本身也更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于是也附和着李信将军和其余大臣的话语一同谄媚道:“那谢惊岁本就是鲁莽匹夫,曾杀过西晋的将士,本就不可信呐陛下。”
众人一同抵制谢惊岁,皇帝多疑心,对谢惊岁的衷心也产生了怀疑,于是皇帝准备弃了谢惊岁这颗棋子,他甚至觉得谢惊岁现在对西晋而言简直就是百害而无一利。
“那便撤去他统领的身份,驱逐出境。”皇帝毫无感情地说道,说罢摆摆手,示意这次的召对结束了。
“皇上英明!”众人齐声说道,每个人都心怀鬼胎可是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除掉谢惊岁。
谢惊岁是在办完西晋皇帝给的任务返回途中被拦下的,李信带着一众侍卫拿着圣旨走过来,傲慢道:“罪臣谢惊岁,还不速速接旨?”
谢惊岁双膝跪地,行稽首礼。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暗卫统领谢惊岁,疏奚礼仪,再三出言冒犯皇上,惩撤去统领一职,驱逐出境,望尔今后诚心悔过,钦此——’”李信将圣旨狠狠往谢惊岁脸上砸去,嘲讽他,“先前你是如何想攀上高枝,今日就是如何摔得更惨。”
谢惊岁眼神里满是愤怒和不甘,他看着圣旨上的字迹,那些字宛如一把把利刃剜着他的心,他先是自嘲地笑自己,随即疯狂大笑起来,“我,谢惊岁,这么多年为西晋做牛做马,到头来却换得这样的结局。”他此刻觉得很心寒,一腔真诚是喂给了狗。
“你是什么杂种,你的好父亲跟北齐皇帝抢女人然后被诛了九族。”李信故意刺激谢惊岁,残忍地抹黑事实。
谢惊岁怒目圆睁,双眼猩红,额头青筋暴起:“李信!我杀了你!”
李信先他一步让侍卫把他扣住,然后抽出旁边侍卫腰间佩戴的一把刀,架在谢惊岁脖子上:“哼,凭你的三脚猫功夫?你父亲的死状是何等惨烈,你难道忘了吗?畜牲模样的东西!”
李信论武力和用毒都一流,他当然不怕谢惊岁,只不过这些年皇帝一直都任用欣赏谢惊岁,他怕的是有皇帝撑腰的谢惊岁,只要一脱离这个条件,李信自然要好好出出这口恶气,好好打压打压他。
“堂堂镇国大将军,居然口出狂言,挺人模狗样的嘛。”萧昭之在远处就看见谢惊岁被李信欺负,不料自己刚走近就听到李信如此羞辱谢惊岁,她忍不了,出言讽刺李信。
“末将参见公主殿下。”李信立刻收住刚才羞辱谢惊岁的一面,免得在公主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
“你把你刚才的话再重复一遍。你说谁畜牲模样。”萧昭之看李信惊慌失措的样子,她眼中尽是毫不掩饰的厌恶。
“末将是在说自己。”李信点头哈腰,满脸阿谀奉承。
萧昭之不想看李信的丑态,刻意忽视他,她转头便看见一言不发的谢惊岁,她从没见过他这幅模样,好像失去了一切,双眼空洞,仿佛不再是从前那般驰骋沙场肆意夺目的谢大将军了。
“发生什么了?”萧昭之看他这个样子,不完全像是被李信羞辱的原因,她见他看着圣旨发呆,立刻了然,“圣旨给我,我父皇写什么了?”
谢惊岁还是一言不发,萧昭之索性夺去圣旨,当她看到驱逐出境时,大怒道:“父皇约莫是老了神志不清了,怎么这种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她突然想到了李信,这李信一直看谢惊岁不顺眼,萧昭之用手指他,恨不得上去踹他一脚,“是不是你干的好事?是你怂恿父皇的,是不是?”
“公主明鉴啊,末将也没有这个本事啊。”李信哆哆嗦嗦地说,可他人前是这副得罪不起公主的样子,可私底下早就想千刀万剐了公主。
谢惊岁拿起圣旨就要走,萧昭之知道自己不能干预朝政,但是她想为谢惊岁求一次情,这本就是西晋欠他的。
“微臣告退,公主不必再帮我了。”谢惊岁心灰意冷,开口想要告诉萧昭之,“为我求情只怕是会伤了皇上与公主的情分,我这个人,只要是心死了就不会再回来。公主这样做,是毫无意义的。”
谢惊岁为西晋赴汤蹈火,西晋给他的,却只有这一份下了逐客令的圣旨。
西晋无情,他也不想再回去。
萧昭之看着他如此决绝的背影,知道有些事终究是回不去了,可是她并不知道父皇为什么要赶走谢惊岁,可是就这样让他走了,萧昭之心里难免有些空落落的。
“谢惊岁。”萧昭之喊住他,“那么我呢?”你走了我怎么办。
“公主殿下是西晋嫡长公主,金尊玉贵,祖宗庇佑定会万事顺遂。”谢惊岁并没有正面回答萧昭之的问题,只是他说了句臣子该对公主说的话。
萧昭之确是懂了,她抬头看看天,她知道,这一别,可能永远都见不到他了,她知道谢惊岁对自己无意,虽然很不甘心,但是她做不到放弃公主的身份追随他,她还有锦绣河山,还有万千子民,还有自己心中的大义。
碧蓝的天空云卷云舒,远处山脉相连,绵延不绝。微风轻拂,像是想为她带走她心中的爱意和不甘。
萧昭之登上高处俯瞰西晋都城洛邑,她想好好看一看西晋的江山,看一看西晋的百姓,她想起杜甫的那首《后游》:“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明日就是北齐的灭国之日,萧昭之想着,只要对百姓无害,那么是谁的江山又重要吗?
“如果不是有世仇,北齐该是我西晋第一个想要结盟共进的国家。”萧昭之对自己说着,“可是明日北齐便要灭亡了。两国的仇恨也要一并泯灭了。”
她叹了口气,最终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好风光,怕是只能她自己独享了。
“盛世将至。”她不自觉地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