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官军响马豪强
发布:2024-01-25 18:00 字数:3143 作者:礼部摸鱼官
断头山
断头山位于宛阳府东北七十多里处,占地并不广,但胜在地势险峻,如若粮草充足,在此立寨仅需五千人便挡得住五万大军的围攻。
断头山主寨内,一个虬髯大汉正坐在主位上捧着酒坛猛灌,赤裸的上身遍布疤痕,六把椅子依次排在两侧,但只坐了一名头领。
主位之人正是梁义,而那名头领则是整个山寨中除了梁义以外的唯一一名头领,叫董觉。
董觉掏出怀中的账簿看了眼,又看了看坐在自己上首之人,开始通读了起来。
“咱们的粮草不多了,得派人去趟宛阳府采购一些。”董觉一边读着,一边看着梁义,但梁义一点反应都没有,只是抱着酒坛猛灌。
“唔……吨吨吨。”
“还有……”
“唔……吨吨吨”
董觉不管说什么,都得不到梁义的有效回应,不禁感到一阵头痛,扶着额头直想叹息。
看来不说点能引起自家大哥兴趣的东西是不行了!
“大哥,昨天山寨又来了四十多个弟兄,还都会骑马,刚好把咱们前一阵的损失都补回来了!”
“嗯?唔……”
“不是大哥,你给个回应啊!”
“啊?哦!吨吨吨。”
不是吧?这都不管用了?董觉瞪大了双眼看着不停灌酒的梁义,感到有些不可置信。
自家大哥平日里可是最在乎这些的啊!怎么现在听到这些没反应了?中邪了?
董觉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所谓何故,直到想起了数日前在山下与燕军的那场乱战。
他灵机一动,说到:“张祁燕出城了!”
“唔……嗯?”梁义先是习惯性的应和了一声,但突然反应过来有些不对,忽的放下手中的酒坛站起了身来到董觉面前,吓了董觉一跳,抓着董觉的肩膀不停的晃动着说:“你说什么?他出城了?他要去哪?”
董觉被晃得一阵头晕,胃里感觉一阵翻江倒海,他感觉如果自己再不抓紧说就要吐出来了,于是他赶忙说到:“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你说你娘!”
听到董觉的答复后,梁义愣了一下,然后立刻松开了他的肩膀,拎起放在一旁的酒坛,口中骂骂咧咧就要回到主位。
“但是他往韩庄方向去了。”
“你能不能把话一次说完!”
梁义听罢重新转过了身,随手将酒坛扔向了一旁,抄起了立在一边的丈八点钢枪,瞪了董厥一眼后便风风火火的向门外走去。
“立刻给我备马!我要去韩庄!”
宛阳府北,张祁燕正带着麾下镇岳军士卒步行往韩庄前进。
不管是为了答谢他们收留并医治好陆七,还是韩家在数日前的乱战中派遣了家丁参战,张祁燕都觉得自己应该登门向韩家家主拜谢一番。
在正午的阳光到来之前,众人抵达了韩庄。
在看到张祁燕亮出了‘太子舍人’的腰牌和宛阳府府尹李权的手书后,韩庄的巡骑也没有为难他们,而是在一名韩家家将的指引下进入韩庄。
韩庄外围尽是木栅壕沟,每过百步便有一处望楼,结构布置严密,堪比一座小型军镇。
而据那名家将所说,韩庄之所以如此布置,皆是因为韩庄孤悬宛阳府城外,并且三十里外的断头山上还啸聚着响马。
众人在家将的指引下,走了半炷香的时间才抵达了韩庄的外庄门口,而在那名家将向两名守卫通传过了足有一炷香,才有一名韩府管家出面迎接。
在管家的带领和介绍下,众人也对韩庄有了初步的了解。
韩家的这处庄园占地很广,并且由坞堡的围墙分为内外两庄,内庄的最中心则是韩家祖宅,而韩家祖宅又分内外宅。
如果仅靠步行,那从外庄正门抵达后门的直线距离也需要小半天的时间。
外庄内布满良田、水渠、作坊,所过之处皆能看到佃农和工匠们忙碌的热火朝天。
直到面前出现一座围墙两丈多高的坞壁,坞壁上望楼角楼俱全,走过坞壁便是内庄。
内庄则布满民居与库房,时不时能看到一队队家丁手持棍棒牵着黄犬巡逻。
直到主路的尽头出现一座富丽堂皇、青砖红漆、明廊敞道的府邸。
府邸正是韩家的祖宅,府中绿树成荫,引湟水支流之水蓄池其中,并有凉亭假山,既有江南园林的精致,亦有北地的豪迈。
此刻韩家祖宅的门口正立着几个人,似乎是在等待着张祁燕一众。
“前日已闻张将军大名,能以三千步卒打破燕骑,得来我大宏第一场胜仗,今日一见,果真是英雄了得!”
众人还没到近前,那边为首的一名年轻人便大笑着快步上前,走到张祁燕面前后竟深深一拜。
“将军,请受翎一拜。”
“韩家主不可,快快起来!”
张祁燕赶忙将他扶起,天底下哪有登门拜访人家还要受主人家一拜的道理。
但这一拜也让张祁燕的心中对其升起了无限的好感。
这位韩家主太会做人了啊!
等这位韩家主韩翎起身后,张祁燕也看清了他的容貌,不禁发自内心的感叹了一声。
这爷们儿长得是真好看!
面若冠玉,眉若远山,目似繁星,天质自然……
一切他所能想象到的形容美好的词汇,放到这位韩家主身上似乎都不过分。
“祁燕此次登门,是为了感谢韩家主医治了我的兄弟陆七,也是为了感谢韩家主在数日前那一战中对我等的帮助,”
张祁燕看着韩翎说完,也是纳头一拜。
“张将军快快请起,这些都是我辈之人应当做的,当不得谢。”
众人在一旁看着两人互相谦让感到一阵不适,除了因为是徒步而来有些疲累,更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第一次看到张祁燕如此客气。
看着两人好不容易寒暄完,正要进宅,士卒们也松了口气。
可算能休息了!
忽然,远处急吼吼的奔来了一骑,众人看去发现来人正是之前引他们前来的家将。
“家主!家主!庄外来了一大股响马!那匪头亲自到此请家主前去一叙!”
那家将离着老远便喊了起来,声音急促,奔至近前下马后还想说些什么,但在看到张祁燕等人还在后便有些犹豫。
“怎么吞吞吐吐的,张将军与我一见如故,有什么在这里直接说便是。”韩翎倒是大方坦然,一边吩咐着侍立在一旁的下人为他取甲,一边看着那家将说到。
“那匪头说要见张将军。”
张祁燕听到后感觉到有点懵,什么匪头?见自己做什么?
韩翎听完也感觉有点不可思议,看了看张祁燕,出口问到:“张将军可是与其相识?”
“我刚来此地不久,实在是想不起来认识什么匪头啊!”张祁燕绞尽脑汁也没想出来对方到底是什么人,又是从何处听说过自己的。
自己才刚做太子舍人啊,这消息连宛阳府都没传出去呢,怎么就有人认识自己了?
“也罢,既然要见我,我便随韩家主前去看一看,万一是军中旧识也好办。”张祁燕实在是没想出来,决定和韩翎一同前去看看,而这时韩翎也在下人的帮助下穿好了甲,韩府的下人也牵来了几匹马。
看着韩翎谈吐不凡,又熟练的跨上战马挂好配剑的样子,张祁燕料想他应当是文武双全之辈。
起码含金量要比自己这个虚假的文武双全强得多。
两人跨上战马一路向外庄疾驰,身后则远远的吊着五百镇岳军士卒和五百韩府家丁。
“老二!不行了!哥要跑不动了!”镇岳军队列中,一名甲士拽着跑在自己前面的弟兄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到,额头上满是汗水。
“大哥!你跑不动了就和冯统领说啊!你别拽我啊!一会儿要挨军棍了!”跑在他前面的甲士大气不喘,头都没敢回,只是将手伸到了身后,悄悄地说到:“大哥你把兵刃偷偷给我,我给你拿着!”
二人正是樊嵘樊桦这对兄弟,在张祁燕征兵时加入了镇岳军,归于冯闻真的麾下。
一听到挨军棍,樊嵘立刻就精神了,赶忙直起了腰,也不叫苦了,只是偷偷的将自己手中的剑递给了弟弟樊桦。
张祁燕与韩翎二人此刻已经来到了外庄,站在望楼上看着不远处列阵在外的三百响马。
韩翎应是习惯了,不停的观察着响马们的阵势思量起来,而张祁燕看着外面那群响马怎么看怎么觉得眼熟,尤其那个是一人一骑拿着丈八点钢枪立在最前面的那个匪头。
不对!这些响马自己还真认识!这不是断头山上的那帮响马吗!最前边的那不就是梁义吗!
而梁义也认出了站在往楼上的张祁燕,竟毫无顾忌的策马上前,仰着脑袋大笑着喊到:“兄弟!多日不见!可还安好!”
“谁和你……”韩翎刚要义正言辞的喊回去,怎料站在他身旁的张祁燕竟然搭了话,让他甚是意外。
“梁寨主!多日不见!祁燕在此谢过梁寨主救命之恩了!”
“兄弟!下来一叙!”
“张将军不可,这群响马甚是狡猾!小心有诈啊!”韩翎看着张祁燕这就要前去,赶忙上前阻止,却没拦住。
韩翎大惊失色,正要吩咐弓箭手策应张祁燕时,转过头却发现梁义竟然下了马,还将兵刃一同留在了原地,直接徒步向庄前走来。
看着两人大笑着互相拥抱在了一起,韩翎张大了嘴,只感觉要惊掉了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