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灵异合集3-试读内容   >   夜故事
夜故事
发布:2024-03-30 15:29 字数:1848 作者:天阅短篇
    夜里的故事,梦中的游离,带你进入夜故事。

    梦历一:换衣服

    我奶奶死的时候,我还小,系着鲜艳的红领巾,在绝伦帝小镇读小学。

    我只见过我奶奶三面。

    她改嫁跟一个老头过日子,那老头跟我没有任何关系。她住在一个叫20号的村子里,离绝伦帝小镇大约30里路。

    最早,她跟我妈两个人闹别扭,后来芥蒂越来越大,她对我爸也有了仇怨。

    我去过20号。她给我的印象就是,缄默地坐在炕上,抽烟袋,长长的烟袋。一股烟油子味呛鼻子。

    她快70岁了,头发依然很黑,没有一根白发!她穿着黑色的棉袄、棉裤,还有黑色的鞋子。只有一张脸和两只手是苍白的……

    对于我来说,我的生活是彩色的,她的生活是黑白的﹣﹣就像她那唯一的一张相片。

    那是一张黑白遗像,十寸见方,挂在我家堂屋的中央。

    奶奶穿着黑袄裤,定定地看着我。每次我放学回家,看到她的眼神都感到不舒服。

    听说,她临死的时候还在生我妈的气。

    只为了一件衣服。

    那是一件紫色的对襟袄,是我爸进城办事,回来时给我妈买的,39块钱。

    当时,我奶奶正巧在我家,她就生气了,对我爸说:\"自打你参加工作,就没有给我买

    过一件衣服!\"

    人老了,有时候就像小孩一样不讲理。

    我爸有点不耐烦地说:\"等我下次进城一定给你挑一件。\"

    我奶奶把头一扭,眼睛狠狠地盯着雪白的墙,不说一句话,一口接一口地抽烟袋。没等我爸再进城,她就死了,死在了那个跟我没有任何关系的老头怀里。她是半夜咽的气。

    有一天早上,我妈突然叫起来,她说那件紫色的对襟袄不见了。

    她东翻西找,但是怎么也没找到,她急着去上班,赌气地走了。

    家里只剩下我一个5岁的孩子。我坐在门槛上晒太阳。

    偶尔一回头,看见了阴森森的堂屋里我奶奶的那张遗像,不由得打个冷战﹣﹣那张遗像突然变成彩色的了!

    准确地说,她的脸还是黑白的,只是,照片中的她竟然换上了那件紫色的对襟袄!她定定地看着我,我傻傻地看着她。

    我想跑,可是院门锁着。我把堂屋的门关上,在院子里的榆树下坐下来,静静地想,我奶奶怎么穿上了我妈的衣服?

    后来,在暖暖的太阳底下,我睡过去了。

    我梦见那个跟我没有任何关系的老头,他像猴子一样灵巧地蹬着遗像底下的八仙桌,把那件紫色的衣服从遗像上脱了下来。

    醒来后,遗像上的我奶奶果然又恢复了黑袄黑裤。

    傍晚,我爸妈回来后,我对他们说了这件事。他们吓坏了,骂我:\"扒瞎!\"扒瞎是东北土话,即说谎话的意思。

    我没有扒瞎。

    梦历二:替身

    《晚报》有一个人采访我。

    他长得高高大大,不像一个记者,更像一个摔跤运动员。

    当时,我和他都坐在一辆车上。那车朝着幽深的远方行驶。

    本来那辆车就很小,他一个人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在黑暗中我有点透不过来,而那辆车密封很好,没有一丝缝隙。

    他没有问\"为什么写恐怖小说\"之类的问题,而是问了我一个很古怪的问题:\"假如,你和另外一个人,只有一个生的机会,而你有选择权,你怎么办?\"

    这个问题让我卡了壳。

    我记得有这样一个绝问:\"假如你的爱人和孩子同时落进了水中,你只能救一个,你救谁?\"

    如果我把生的机会让给另一个人,那么我就只有死。我热爱生命,不会这样放弃。

    如果我把生的机会留给我,让另一个人去死,那么我就是一个恶人。

    我痛苦地闭上眼睛,寻求人性的答案。

    假如,那个人是个孩子,或者是个孕妇,那么我也许会……

    假如,那个人是个政客,或者是个商人,那么我也许会……

    我早就说过,我是一个善良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此表示怀疑。现在,我的犹豫证明了我确实是一个善良的人。

    我突然说:\"我好像梦见过你。\"

    那个记者说:\"是吗?\"

    我说:\"那是一个噩梦。我梦见我横穿斑马线过一个路口,迎面有一辆汽车开过来,那个司机的脸长长的,他把我撞倒在地,车轮从我的脑袋上碾过去……那一瞬间,我看见你站在路边,呆呆地看着我……\"

    他似乎不愿意听这个故事,把头转向了另一侧。

    几天过去了。

    这一天,我在报摊上看到那个记者写我的文章登出来了,就买了一份。

    头条,标题是《与恐怖作家谈梦》。

    我坐在路边的椅子上看。这个虎背熊腰的记者文笔不错。这时候,有一个老人走过来,坐在了我旁边,也看报。我瞟了一眼他拿的报纸,是一份跟我一样的《晚报》,正巧也翻到了有我新闻的那一页﹣﹣第24版。

    这很正常,《晚报》在本市卖得很好,几乎人手一份。不正常的是,我发现他的那张《晚报》的第24版似乎和我的不一样﹣﹣我这张有一则报道《三屯路发生一起车祸》,黑色标题,极醒目;而他那张的相同位置却是另一则报道《我市三环路今早通车》,红色标题,同样很明显。 

    我愣住了,同一种报,同一天报,同一版面,怎么可能不一样呢?

    那个老人见我傻傻地看他,怀疑地打量了我一下,起身走开了。

    他把我当成精神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