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发布:2025-03-31 14:52 字数:1932 作者:听久
10.
皇帝出行泰山为黎明百姓祈福要一月才回,宫中大权皆交由贤妃做主。
第二日,我被以请安晚到不敬之罪罚跪在临秀宫外,大雨滂沱,我被淋了两个时辰。
回去后我便病了,直到皇帝回来,我都没有再去过临秀宫请安。
甚至皇帝回来后召我传寝,皆被我以身子不适为由给拒绝。
皇帝因朝中政务繁忙并未亲自到景兰苑看我,只派了身边的李卫公公来问候。
又过一月后,皇帝像是突然想起了我,派人来问,发现我依旧还是身子不适,便带着太医一起来了我的景兰苑;
当日太医便诊断我怀孕已三月有余,皇帝听到大喜,当场便下旨升我为阮嫔。
听说那一天贤妃在她的行宫中发了一场大火,不仅砸碎了一屋子的杯盖瓷器,连身旁的下人也一并受到了牵连。
其实皇帝出行前,我便清楚自己已有身孕,罚跪那日的淋雨再到之后的久病自然也是我的故意算计。
这个孩子是我未来的希望,我瞒天过海的目的就是为了稳住宫中这些人的手脚。
如今胎相已稳,只要我行事小心些,便不会有事。
没想到府里出事了,若不是我晋升嫔妃,恐怕阿爹都不会派人同我说。
祖母忍不住出手了,阿娘被杖责二十,足足躺了两月人才好些。
起因是阿爹的侍妾陶氏有孕却被厨房送去的一碗坐胎药喝得见了红,大夫说坐胎药里加了红花,阿娘的心腹兰芝被指认成凶手,只因熬药前后只有她去过后厨。
祖母当场大怒,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便直接惩治了阿娘,兰芝也被发卖。
等阿爹下值回府时,事情已经结束。
我召了阿娘入宫,阿娘听闻我怀孕升位很是高兴。
“阿娘。”我放下茶盏,叹了口气朝阿娘说道:“陶姨娘一事就此作罢吧。”
阿娘闻言愣住,胸口像是噎了口气让她有些喘不上气。
她被人明目张胆地打了脸,而让她算了的人还是她的女儿。
瞧着阿娘难堪的脸色,我叹口气无奈说道,“阿娘,无凭无据,即便是有理也无从说起。”
“嫣儿是说”阿娘蹙着眉,瞬间顿悟,“那贱婢根本没怀孕,是府里那老虔婆要对付我?”
我点点头,从我知晓这件事后,就暗中派人去府里查了这事。
种种线索得出结论便是如此,这场局是祖母特意为阿娘下的,而我那好嫡姐也在其中掺了一脚。
诊断陶姨娘有孕是祖母请的大夫,兰芝被瞧见是嫡姐的手笔。
“嫡姐最近同祖母走到一头去了”
“因为,阮锦淮要从祖宅回来了。”
11.
阮锦淮是爹爹的嫡子,也是嫡姐的嫡亲弟弟。
两姐弟本该是一起长大,但因嫡母早逝,阮锦淮自生下来满月后便被送去老宅教养。
这一切自然是阿娘的手笔。
如今嫡子回府,祖母有所念,嫡姐有所期,二人不计前嫌合在一起来对付阿娘便也不奇怪了。
当初嫡母在生阮锦淮时难产大出血,大夫虽竭力保住了嫡母性命可奈何嫡母身体亏损太严重导致她未过月子便亡故。
嫡母死后阿娘其实是想将阮锦淮抱过来养在膝下的;
可祖母认定阿娘不怀好意,想找个理由将嫡孙抱到自个跟前养,顺便也想给阿娘一个下马威;
最后双方争执不下之时,阿娘便向爹爹提议将阮锦淮送去老宅由叔公教养。
叔公是祖父的亲兄弟,为人正直,而且在族里很受尊敬,由他教养嫡子也算是合情合理。
算计陶姨娘一事,只是因为祖母和嫡姐想阿娘和阮锦淮生出嫌隙罢了。
若能顺便使阿爹对阿娘失望也是意外之喜。
可是阮锦淮在祖宅时,身边照料他的人皆是由阿娘一手安排,那些人也是时不时便在阮锦淮耳边说着阿娘对他是如何的好,因此他从自记事起便年年亲手准备寿礼为阿娘贺寿。
祖母和嫡姐想借着陶姨娘之事对付阿娘的筹谋没错,可惜的是此时动手早已经晚了些,知了事的少年郎早就能明辨是非了。
12.
我拉着阿娘的手轻轻拍了拍,“阿娘,陶姨娘不过就是祖母放在案板上的一颗棋子,不足挂齿;她让阿娘不高兴日后随意找个理由发卖了便是,如今最主要的是阮锦淮,他还需阿娘悉心照料。”
嫡姐算计阿娘落胎时下了狠手,阿娘身体亏损严重,大夫说以后都不可能有孩子了。
府里有侍妾或许还会有孩子,但阮锦淮如今是阿娘最好的选择。
“对了,阿娘,我听说祖母娘家那个不成器的侄子不是近日要上京来了吗,这件事您得让嫡姐知道啊!”
我轻轻摇了摇手里的茶杯,意味深长地提醒阿娘。
祖母娘家祖上曾经也是赫赫有名的户部尚书,在皇帝跟前也算得上是荣宠一时。
可谁知之后代代不如不代,尤其是到了祖母父亲这一辈后成了一个徒有门面的破落户人;
祖父那时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秀才,祖母娘家即便破落了但祖母配他也算是低嫁;
但谁知后来祖父一朝中举,死前还升到了正六品的户部主事。
而阿爹则是十八岁时便中进士,而立之年后也做到了从五品的户部郎中,阮家自此也算是开始有了世家模样。
可谁知祖母娘家到了祖母弟弟手中后却更是不行了。
祖母孝顺,在娘家长辈接连逝世后,祖母便央求祖父为弟弟谋了一个九品的衙门司吏;
若是安分些也就罢了,谁知祖母那弟弟却是个不争气的;
十分好堵,家中值钱的东西都被他拿去输得一干二净,可他却丝毫不知收敛,总是想着一朝翻盘,最后更是越赌越大,也因此欠下了不少赌债,这些赌债还都是祖母拿私银给他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