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女帝立新规,将军夜叩门
发布:2025-05-22 19:16 字数:1865 作者:书友541747912195
太极殿内,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朱红的地毯上。
萧临月高坐龙椅,指尖轻叩扶手,目光扫过下方垂首的文武百官。她今日未着凤冠,只束一顶金丝玉冠,墨发如瀑垂落,衬得眉眼愈发凌厉。
“陛下,”老丞相颤巍巍出列,额头抵地,“老臣有本奏。”
“讲。”
“女子临朝,自古未有,恐非江山社稷之福……”
殿内骤然一静。
萧临月唇角微勾,缓缓起身,玄色龙纹衮服曳地,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她一步步走下玉阶,停在老丞相面前。
“丞相今年高寿?”她忽然问。
老丞相一愣:“老臣……六十有八。”
“六十八岁,”她轻笑,“倒是活得够久了。”
话音未落,她猛地抽出腰间佩剑——
“铮!”
寒光闪过,长剑深深插入老丞相脚前三寸的地砖,剑穗犹自晃动。
“现在有了。”她声音不疾不徐,“朕就是规矩。”
老丞相脸色煞白,突然起身,一头撞向盘龙柱!
“砰!”
鲜血溅在柱上,老丞相瘫软在地,却未死透,仍瞪着眼睛喘气。
萧临月冷眼旁观,忽然抬脚,靴底碾上他胸口:“要死滚出去死,别脏了朕的太极殿。”
满朝哗然!
谢珩抱剑倚在殿柱旁,见状低笑一声:“陛下说得对。”
他缓步上前,单手拎起老丞相的衣领,像扔破布一般将人丢出殿外,转身时,袖口不慎沾上一滴血。他皱了皱眉,随手在萧临月的龙袍上擦了擦。
“……”
众臣倒吸一口凉气。
萧临月眯了眯眼,却未斥责,只是淡淡道:“退朝。”
深夜,御书房烛火通明。
萧临月朱笔疾书,案头奏折堆积如山。登基三月,朝中旧党未清,边关战报频传,她已连续五日未好好合眼。
“吱呀——”
窗棂轻响,一道黑影翻入,落地无声。
她头也不抬:“滚出去。”
谢珩拎着食盒,大摇大摆走到案前:“陛下,宵夜。”
食盒打开,香气四溢——是她最爱的羊肉汤饼,还冒着热气。
“御膳房早歇了,”她终于抬眸,“你从哪弄的?”
“城南老张摊子,”他撩袍坐下,“臣翻墙出去买的。”
萧临月挑眉:“镇北侯夜半翻墙,就为一口汤饼?”
“不然呢?”他舀了一勺递到她唇边,“陛下以为臣是来侍寝的?”
她冷笑,就着他的手喝了一口,汤汁鲜美,暖意从胃里蔓延到四肢百骸。
“侍寝排队。”她继续批奏折,“礼部侍郎昨日递了折子,说要送他侄女入宫。”
谢珩眯眼:“哦?”
“兵部尚书也推荐了他妹妹。”
“……”
“哦对,还有你那个副将陈默……”
话未说完,她突然天旋地转——谢珩直接将她打横抱起!
“谢珩!”她挣扎,“放朕下来!”
“臣插队。”他踹开内殿门,将她扔进龙榻,自己单膝跪在榻边,慢条斯理地解她腰间玉带,“陛下想先批哪个折子?嗯?”
烛火摇曳,他的影子笼罩着她,眸色深得吓人。
萧临月一脚踹向他胸口:“滚去沐浴,一身血腥味。”
谢珩低笑,抓住她脚踝,在掌心摩挲:“遵旨。”
秋去冬来,北狄再犯边关。
战报传来时,萧临月正扶着腰在御花园散步——她已怀孕七月,小腹隆起明显,却仍每日练剑半个时辰,吓得太医们跪地哭求。
“陛下!”陈默疾步而来,“北狄十万大军压境,已破雁门三城!”
萧临月眸光一冷:“备马。”
“不可!”谢珩从廊下大步走来,脸色铁青,“你如今身子——”
“谢珩,”她打断他,“那是雁门关。”
三年前,他们在雁门关并肩御敌,她为他挡箭,他为她杀人。
谢珩沉默片刻,突然转身:“陈默,点兵!”
——
三日后,雁门关城墙。
萧临月一身轻甲立于城头,寒风吹起她的长发。她眯眼望着远处黑压压的敌营,手指无意识抚过腹部。
“萧临月!”谢珩飞身上城,一把拽住她手腕,“你疯了?!下来!”
她甩开他的手,拉弓搭箭:“本宫的孩子,自然要见见血。”
弓弦震颤,箭如流星——
“嗖!”
北狄王旗应声而落!
敌军大乱,城上将士欢呼震天。
谢珩却脸色煞白,突然将她拦腰抱起,大步下城。
“放我下来!”她挣扎。
“闭嘴!”他声音发抖,“你若有事……”
话音未落,萧临月突然闷哼一声,抓住他前襟的手指骤然收紧。
谢珩僵住:“……临月?”
她抬头,额角渗出冷汗:“……好像要生了。”
太子周岁宴上,满朝文武齐聚太极殿。
萧临月抱着小太子坐于龙椅,孩子咿咿呀呀去抓她冠上明珠。谢珩单膝跪在阶下,手中捧着一柄木雕小剑。
“太子殿下,”他眉眼温柔,“臣教你骑马。”
小太子咯咯笑着扑向他,谢珩稳稳接住,孩子的小手抓住他胸前玉扣,怎么也不肯放。
萧临月轻笑,从袖中取出一物,轻轻一晃——
“叮铃……”
清脆的铜铃声响起,正是十年前雁门关初遇时,谢珩送她的那枚铜铃。
谢珩抬眸,眼中映着殿外漫天霞光。
——
史载:昭元女帝在位三十载,开疆拓土,海晏河清。镇北王谢珩一生未纳妾,未封王,只称“皇夫”。二人育一子一女,皆文武双全。
野史有云:女帝常于深夜批奏折时,被皇夫扛回寝殿。次日早朝,女帝颈侧常有红痕,而皇夫脸上时有掌印。然终其一生,未闻二人有隙。
后人称:昭元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