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蝶的梦乡   >   第十九章 跨越千年
第十九章 跨越千年
发布:2016-11-02 16:51 字数:3543 作者:霸者
    距离华夏国千年之前,正值隋炀帝国最混乱的时候。

    隋炀帝国当时当政的叫炀广,暴虐成性,他杀兄夺位,霸占自己的嫂子与姐妹,极度骄淫奢侈。连年动乱,农民衣不裹体,食不裹腹。到处饥民成群,路边饿死者到处都是,可谓是满目苍痍。

    他还信奉登高拜神,在全国征抓壮丁,修建观月台,每逢月圆之夜,登高拜神,向天祈祷延年益寿。

    国都也是建在江南风景之城,终日花天酒地,无所事事。

    朝廷里因此大臣们之间也是结党营私,勾心斗角,巩固自己一己实力。其中势力最大者数宰相欧阳文锋,他乃当朝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野心勃勃。他的儿子欧阳武功,也是隋炀帝国大将军,手握国家一半兵马。欧阳一家对炀广是阴奉阳吹,表里不一,看似忠诚不二,其实早有取而代之之心,只是稍有畏惧国子监楚源。

    楚源也是当朝一品,官邸中原开封,坐拥整个中原,虽然中原土地贫瘠,但这里地广人多,很容易壮大自己的实力。

    表面上他也掌握朝廷一半兵马,暗地里自己招兵买马,兵马早已强大到可以推翻隋炀帝国,只是也顾虑欧阳文锋,二者怕落下叛国罪名,也就一直迟迟未起兵造反。

    其实大家都知道,楚源人品忠实,对待百姓犹如自己亲人,他所管辖下的百姓,虽然收成最差,但总是想办法接济,比之南方欧阳家管辖下的百姓生活好上很多。人民都希望楚家军能揭竿而起,取而代之,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

    除此朝廷之外,当下也有其他个别实力门派,但都不是官家之兵,虽说势力不容小觑,一项不过问朝廷之事。他们称朝廷为官家,自己为江湖武林,互不相犯。

    此江湖武林主要有三山五岳一门为人民熟知。

    分别是九宫山,相传神兽玄武之修行遗址,在帝国的北方;武当山,道教圣地,位居西南;太华山,神兽青龙修行之遗址,在东方。此乃三山。

    五岳分别为天龙寺,佛教圣地,地处东南,在玉泉山上;云霄宫,禅教圣地,在西北天山之上;王屋府,相传为神兽白虎修行之遗址,在西方王屋山上;麻姑观,相传为神兽朱雀修行场所,位居南方之地五龙山之上;飞云峰,截教圣地,位于东北乾云山之上。

    一门就是处于国都的真武书院。

    三山五岳都是修真门派,很少在江湖上行走,他们都是除魔卫道,除非天下黎民百姓受到妖魔侵袭等一些特大灾害才会出现,平时很难有人能看到这些门派的弟子。

    真武书院却不相同,属于国办书院,宗旨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因此书院分为文院和武院。顾名思义,文院主要是学习文章,以便日后为国家提供文官。武院是主修武功,这是有别于三山五岳的,是凡人所说的东方武功,以后就是帝国的将军元帅,领兵打仗。

    三山五岳都是一些极为神秘的修真门派,极少有世俗之人见到。但也有一些追求长生不老之人,想寻得这些神秘的修真门派,拜师学艺,这就这几派得以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传说这些修真之人都比较长寿,虽谈不上长生不老,但活上几百年者不在少数。

    隋炀帝国在炀广的统治下,到处是打杂烧抢,其实都是一些贫苦的人民被生活所逼,为了生存只有走此邪道,因此这个国家基本上没有商业往来,只有在江南国都,有着重兵把守,才得以稳定。

    社会秩序如此混乱,人人就更想巩固自己的实力,实力代表一切,因此都想者攀龙结凤,受到权贵的保护。而一些没有关系的穷苦百姓,则都是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到真武书院读书。一旦进入真武书院,就算半个皇家之人,必定有一定安全保证。

    距离开封不远,在与洛阳之间,有一个小镇叫盘虎镇。镇子不大,仅有三条街道。这三条街道其中两条是相对平行,而中间正好有第三街道链接。起着链接作用的这条街道最为热闹,名叫黄鹤街。黄鹤街是南北方向,在街道的北方所连接的街道叫玄武街道,在街道的西头有一个朱门大宅,门头上挂着‘玄宅’二字。而黄鹤街的南边相连的叫朱雀街,正对黄鹤街,也有一朱门大宅,上挂‘朱宅’二字。

    玄宅和朱宅是这个镇子上的两个大户,基本上整个镇上的所有商铺地皮都属于他们。原本一山不容二虎,一镇不住二户,但由于他们都有特殊关系,所以两家虽平时偶有矛盾,也到算是平安无事。朱家现在当家之主名叫朱无泰,他还有一个弟弟叫朱无极,乃是当朝二品大员,是欧阳文锋的得力助手。在当今朝廷是无人敢惹。

    这里属于中原,属于楚源管辖之地,因此朱无泰也不敢过于嚣张,恰恰玄宅的家主名叫玄玉清,是国子监楚源的救命恩人,受楚源照顾,也不惧怕朱无泰。

    玄玉清是从北方之地搬家到这中原之方,膝下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子玄房龄,二儿子玄房名,小女儿玄房瑶。平时玄玉清为人平和,喜欢积德行善,广结善缘,是镇上有名的玄大善人,但两个儿子却都膝下无子,只有二儿子膝下生得一女,取名玄渺。玄玉清为此每日烧香拜佛,十分虔诚,但两个儿子依然是一无所获。

    这让玄玉清每日只要想到自己玄家无后,就痛苦十分。

    玄家算上下人有百十来人,都不是姓玄,是玄玉清在此安家之后,在镇上请来的长工。只有一个老者是例外,他也是玄家的下人,与其他下人不同,他是随玄玉清一起从北方搬家而来。尽管在名义上是下人,但玄玉清一直称其为哥,因此两个儿子对其也是十分尊敬。每当两个儿子问父亲老人身份时,父亲总是含糊其辞,唯一知道的是老者姓胡,从此两兄弟喊其为胡伯父。

    这姓胡的老者,也是把玄家当成自己的家一样,任何大事小事自己都尽力帮忙,当然一些大事玄玉清能够自己处理,小事基本上都是老者处理。老者自己住在后院的一间房子里,后院是菜园,老者平时无事就与家里的下人一起打理菜园。

    自从玄家二儿子玄房名生下小女玄渺,老者很是高兴,在她还是很小的时候老者只是偶尔去看望她。等小玄渺一岁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老者就不让奶妈照料了,自己经常抱着她到处走动。玄玉清看着自己的老哥年龄大了,有时劝他还是让奶妈照顾,但老者执意如此,他也没办法。既然老爷子都没有办法,玄家的儿子媳妇也不敢说反对之言。

    说来也怪,这小玄渺虽然整日跟着这个胡爷爷,竟从未有一点不舒服,没有生过一次病。小家伙到了三岁,长的好生漂亮。珍珠般的小眼睛,依依有神。樱桃小口,一对晶莹琉璃的嘴唇,说起话来,格外可爱。老者看着自己身边的精雕粉凿的娃娃,从心底里喜欢。小玄渺三岁已经会说得很多话了,她也特别喜欢和这个胡爷爷在一起,一点也不粘着自己的妈妈。

    小玄渺冰雪聪明,每次从胡爷爷处回来,母亲总是问她一天都跟着胡爷爷去哪里玩了,干了些什么?小玄渺总是能说的头头是道,还能背诵胡爷爷教的一些诗句。“神鸟大鹏,扶摇而上几万里,乘风而去,跨千万于一刹。。。。。。”等一些奇怪的诗句,尽管不是平常的诗句,但总算也是知识,家人也都十分欢喜。

    有一日,阳春三月,本应春guang明媚的天空却万里阴霾,苍穹中滚滚乌云从远处滚滚而来,不时,整个小镇都被阴霾覆盖。

    老者看着天气忽变,担心南地耕种的仆人们会被突然的大雨淋着,去喊他们回来。像镇子上的其他财产一样,外围的土地基本上也都是朱玄两家的,只有一些少许的是个别人的,可以说整个镇子都是在两家的照料下生存。

    等仆人们都回家后,老者无意间看到南地的小河,在阴霾的苍穹下,忽然一阵红光闪过,老者很是奇怪。

    走到河边,发现红光闪耀之处,岸边躺着一个看似三四岁左右男孩,老者查看小男孩虽然昏迷,但还有呼吸,就救回家去。

    玄宅的下人看着老者抱着一个孩子进来,虽都有疑问,但也没有人敢过问,他们都知道老者虽名义上是下人,却和老爷关系微妙。

    老者把这孩子安置在自己的房里,又让女仆熬了一些姜汤,喂了下去,这个孩子逐渐气色好转,原本苍白的脸色已经泛出红晕。老者知道他已经生命无碍,只是需要休息,相信明日就会醒来。

    休息了一夜,第二日天刚刚亮。老者被昨夜的*搅的半夜没有睡着。想起昨日的情景,胡尚武疑惑不已。昨夜把救来的孩子安顿好,天气就顿时大变。电闪雷鸣,*。闪电总是像一条条巨大的巨龙,从乌云的后面穿透厚厚的云层,向下传来,伴随着的是强大的雷声。犹如惊天巨响,生生响雷都像是要震破天际,砸向那无穷的天空。

    清晨,温和的阳光一如既往地升起,小玄渺又在奶妈的牵引下,来找胡爷爷。在距离老者房子还有十丈之处,还在熟睡中的老者突然睁开眼睛,很快地整理好衣服被褥。他知道小家伙来了,他一定要让小丫头见到自己时刻是精神抖擞的老爷爷。

    “爷爷,爷爷”,小家伙还没有到门口,就开始喊起来。

    “吱”地一声,小屋的门开了,老者笑盈盈地看着这个宝贝孙女。在别人看来,这老者对待小玄渺比玄玉清还要溺爱。小家伙也知道,只要是自己的妈妈或者爸爸因自己淘气要教训自己,她总是说要告诉胡爷爷,拿老者之名来要挟他们。这让一家人又惊又喜。

    小家伙看到笑盈盈的胡爷爷站在屋里,一进门就扑在爷爷的身上,让爷爷把自己抱起来。

    和往日不同,今天自己在爷爷的身上,看到身后的床上竟然坐着一个比自己稍微大一点的小男孩。

    “爷爷,他是谁啊”,小玄渺奶声奶气地问道。

    老者扭头一看,昨日救回来的小男孩正双眼看着自己,坐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