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秘密
发布:2016-08-03 08:29 字数:2495 作者:骨头歌
洞看起来并不深,走了十多步之后,眼前竟然呈现出了一个大了数倍的洞,没有迟疑我拉着莎娜波娃一齐跃了进去。
我又接着一连喊了好几声,锄头?“王‘锄头?”,可是除了自己是回音,一点回应都没有,没有人回答我。我心里估摸着,他可能已经不再这里了,应该是已经回到了他自己原来的时代了!
这时,我们开着手电,只是因为手电已经快没电了,只能发出微弱的黄色光束,通过这个微弱的光,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应该是一个非常宽阔的窟室,只见这个洞窟大概有八九米宽的样子,洞窟的顶部是一个圆形,从洞口的底端往上看,大概有三米多的高度,这个洞窟建得比较精致,似乎有天圆地方的意思,这在古代墓室中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建造特色。但是和之前看过的洞窟不同的是,在这个洞窟的墙壁上并没有什么象形文字。洞壁相对于之前的来说比较干净。
而现在我们站的地方,从构造上看,这里正好处于这个窟室的一角,而就在离我们没多远的前方,只见那个前斜方向有许多的木架,这些木架似乎是用作书架用的,因为在它的上面似乎放置了很多的东西,很多陈设我们都不知道它的名字,都是一些古时候的书籍和摆设之类的,而在那个书架中似乎围着一件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也在书架上,我和莎娜波娃同时被它吸引了注意力。
我们用手电照过去,发现那个物体在手电微弱的光亮照射下,竟然散发出赤红色的微光,当我们走近一看,才知道这原来是一尊小型佛塔,我和莎娜波娃过去用手电仔细的照着,并带上一次性手套,摸上去感觉了一下,应该是木制的,而且看这个木质的细腻触感,以及塔身的光泽来看,应该是用上好的金丝楠木制成的,塔顶以及下方塔檐吊着的铃铛在手电的照摄下闪闪发光。
这个塔虽然在这里应该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看上去到也不显得格外破旧,光彩依旧,仔细地观察这个塔,发现它的高度并没有之前的那些塔的高度高,约两米左右的样子,只见这个塔一共分成八面有九层,繁琐却细致,似乎每一面每一层都耗时颇多,再看这个塔的塔壁上,似乎刻有很多古代文字,以及刻画了四大天王的画像和各种古代的佛教经文。应该是一座舍利塔,我心里想道。
隧我回头对娜娜说道:“这尊宝塔应该就是舍利塔了!来!你看这边!”说着,我就示意米拉普跟我来看,之后我变指向塔基部分,说道:“从这边的浮雕可以看出来,这组浮雕主要表现的是是一副八相图,它们分别讲述的是释迦摩尼的一生:这边是脱胎,这边刻画的是诞生,旁边这个是出游,再往后看是逾成,接着成道,再后来是说法,这边是降魔,最后是人灭。这就是所谓的八相图。嗯……嗯…看这个八相图的制作手法,应该是在五代时期中刻画的作品。”
“天哪!听上去真有意思!”米拉普听我说完,显得有点兴奋,她拿起挂在胸前的数码相机就对着这个舍利塔拍了起来,边拍边说道:“真是太神奇了!以前的人是怎么做到的啦……啦?竟然可以雕刻出这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
我看莎娜波娃那兴奋劲,就知道带她来对了,于是就让她在一旁拍摄,自己就低头研究着那塔身上的浮雕,就在这时候,只听到莎娜波娃十分惊喜地说道:“哎!子墨,你过来看,这里有好多经书啦……啦!”
我听她那么一说,倒是来了兴致,便侧过头去看,只见莎娜波娃来到了那个木架跟前,手里拿着一本大概有木块大小似地书籍翻看着。我看着这些经书,虽然是个很久,但是因为保护的很好,所以看上去并不显得很破旧,这些文字我也都看不懂,于是我就问娜娜:“米拉普,这些经书都是用的什么类型的古文字啦……啦?”
她努了努嘴,意思是指手里的那本经书说道:“就我手中的这一本,是古时候的《金刚经》,这本经书从头至尾都是用梵文写的,应该是在一个时期内完成的,你再看这本,这本前半部分是字与后半部分明显不一样,这前半部分是用龟兹文写的,而后半部分又是另外一种古代汉字,这就说明,这本书在一个时期内没有完成,可能经过后人修葺或完善的。”莎娜波娃又拿起另外一本对我说道。
过了一会,娜娜惊讶地指者在她身前的那四列摆放着书籍的木架说道:“哇!子墨!你快来看啦……啦!在这边的几个木架上,上面居然都是经书!而且有各种文字的各种经书,相当全面啦……啦~~”
这时我抬起头往她那边看去,这才发现米拉普所说的木架应该是那边放置了很多经卷的一个书架,虽然每个书架看上去并不是很大,但是那时的书卷跟我们现在的书卷也不一样,那时候的一卷可能只能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个章节,所以单单是这一列木架上面就大概存放了将近两三千本古代经书!而且这里的每个书架都分了好几列,前后也分了四行,这些书架分别围着我们刚刚看过的那个舍利塔,并均匀地分布了在那个塔的四周。按照每个书架三千本经书这样粗略估算下来,那么这里所有的书架上应该一共可以摆放靠近五万本的经书!
看到这里的书架,我这才反应过来,回过头兴奋又激动地对着莎娜波娃说道:“娜娜,你知道这里是哪里吗?这里就是那个有名的藏经洞啦……啦!嗯……嗯…更加确切地说应该是没有被发现的最原始的藏经洞啦……啦!”
此时莎娜波娃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若有所悟地说道:“嗯……嗯!我也感觉像,这里的东西,物什,陈设还是经书都不像原先的那么破旧和古老,反而更像是新的,也就是说明我们现在所在的藏经洞,或者说我们现在所处的时空应该是在将来的人们发现的藏经洞时期之前咯?”
我听完莎娜波娃所说的话,然后想了想,按现在的情况来看,应该是这样的,但是就这个藏经洞的来源就有很多种说法,有的学者研究出是在宋初时,在西夏人与宋起了战乱纷争,西夏人为了占领石错山,导致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而传言一些僧人为了躲避战乱,在临出庙前就把一些经卷,历史文书等等都藏在一个洞内,并将它们全都封闭。而后来因为战乱,饥荒,瘟疫,这些僧人不知道去了哪里,或许是颠沛流离去了很远的地方,或许因为战乱死去,从此就没有人知道之前的那些经卷,文书藏在了哪里,而这件事也成了大家众所周知却无法找到的秘密。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后来有学者研究指出,当时的宋朝听信了哈拉汗王朝的建议想要出兵征讨西夏。而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到了石错山,很多的石错山佛教徒们,僧侣么都非常惊慌失措,他们不急于逃命,到是无比地珍惜那时的经卷之类,于是就把万尊洞中所有的经卷,历史文书等等全都集中放在了藏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