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补齐灵草 法术天分
发布:2022-08-09 08:33 字数:2683 作者:有问有答
杨问灵机一动,将一株幼草连根带泥拔起,用灵识包裹带到识海书界,将时间流速流速调为最大八倍,静静观察了一日。
周边的灵气加快涌动,顺着杨问的脑袋进了识海之中被幼草吸收,肉眼可见的幼草在加快生长。
这一发现让杨问惊喜不已,识海里的书界是可以存放活物的,而且可以正常生长!
杨问捕捉了一只鸟,用灵识包裹起来,但显然怎么努力都不行,杨问觉得应该是跟他修为太低有关系。
如此一来,杨问将被《太玄上清录》吸收的灵草全部找到幼草,移植到识海书界中培植。
又从其他灵草上剥离了一些幼草额种子,也移植到了书界之中,这样的话,让幼草变灵草,种子变幼草,堪堪可以将失去的灵草补充过来。
杨问暗暗祈祷,这段时间师父可不要过来啊,就算是八倍的快速加倍,也需要时间来完成。
好在炼气期用的的灵草药龄都比较短,一般也就生长了两三年之久,这么算下,书界加速之下,最迟四五个月以内,师父不安排人来采摘就万事大吉。
杨问将书界的区域进行了隔离,控制时间流速一半快,一半慢,又将仅剩的灵石和之前王师兄送来的灵石全部送进了书界。
这次给《太玄上清录》提前准备好口粮,省的再胡吃乱吃,惹了麻烦杨问可没有信心每一次都能给它擦好屁股,出了问题倒霉的还是自己。
杨问在慢速界忐忑不安的修炼了四年之久,这四年的时间,外界也就是刚刚过去半年。
这半年来,杨问反复打磨修为,增强灵力,炼气期二层的灵力才接近饱和,杨问不禁感叹,修仙果然资质是无比的重要。
哪怕是个三灵根,这么长时间也早就修炼到炼气期二层了吧,而自己前前后后已经修炼了六年。
这段时间以来,杨问修炼累了就开始练习那几个五行法术和基础法术。
让杨问欣慰的是,自己在法术上还算是天分颇高,在书界的这几年来,杨问差不多已经将五行法术修炼的登堂入室,往往心念一动,法随心至。
放眼整个修仙界,在最低级的五行法术上花费六年时间的,也就只有他杨问了。
修仙就是与时间赛跑,随着修为的提高,往往都将时间和精力放到威力更大的高阶法术上。
比如说御剑术,杨问手里唯一的一把飞剑,就是当初无尘上师储物袋里遗留的那一把,已经被杨问耍的有摸有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杨问是个剑修。
杨问想起王师兄的那片树叶状的飞行法器,也将飞剑当成飞行法器,一个箭步跳上去,控制着杨问晃晃悠悠的腾空几尺略作停留。
杨问可不敢玩心大起,四面都是悬崖,万一灵力不济跌落下去,那可真就是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再比如火球术,杨问基本能做到不用念咒语,快速掐个法诀就能将火球激发,甚至可以做到两个火球连续激发或者同时激发两个火球。
王师兄要是看到这一幕,一定将下巴都跌落下来,要知道御剑术那是炼气期六层以后才可以修炼的,不禁要求灵力稳定输出,还要靠强大的灵识来控制飞剑。
同时发出两个火球,那也得在这个法术上浸淫十数年之久。
毕竟没有人闲的没事只修炼一个火球术。
而杨问也是算是迫不得已,他就算想修炼其他的,也没有法诀可以修炼。
而在灵识上的成果,从杨问能控制飞剑上就可见一斑了。
地不长无名之草,天不生无用之人。
杨问虽然修仙资质奇差,修炼速度不快,但是他有《太玄上清录》可以改变时间流速,而在法术和灵识上,他又有着很大的天赋。
不得不说,这与他再凡人时期就被打开了识海有莫大的关系,要不也不能因为神魂强大被大成郡王当成为儿子增魂补魄的营养品。
所以世间种种总有因果,无论当下是顺是逆,都是前之果,后之因。
杨问喜欢静静地待着想一起事情,杨问不知道的是,正是他喜欢思考,喜欢感悟,才让他以后遇到过好几次很多修仙者一辈子都不会遇到的顿悟,让他创造了很多流传万世的强大法术,这些都是后话了。
山中无岁月。
转眼又是半年,杨问等于是又闭关了四年,而这四年的时间,已经让杨问成功突破到炼气期三层,各种法术已经做到了信手拈来,炉火纯青。
杨问每天的生活极具规律。
早上起来,在药园旁边的大石上面向东方凝神打坐,吸收天地间那一缕最精纯的初阳之气,涤荡周身。
然后锻炼拳脚功夫,在燕国时候大哥陈山送了他基本世俗界的武功秘籍,他修炼了其中的蝴蝶步、推波掌和霸刀这三门上乘功夫。
蝴蝶步是一个步法,讲究方寸之间的辗转腾挪,修炼至高深处在千百敌人中如穿花蝴蝶,刀剑不加身。
推波掌是一套掌法,刚中带柔,柔中带刚,一掌一掌下去如海浪叠加,最后一层打出时有万众不敌之势。
霸刀也是陈山的看家功夫,刀法大开大合,一往无前,在与人争斗是以气势影响对方心智,修炼高深能凭刀势不战而屈人之兵。
杨问不是童子功,平常就是练着玩锻炼身体,但是配合炼气期三层的修为,以灵力牵引下倒也颇有一番气势。
等洗漱吃饭结束,将灵识打开到最大,逐个灵草观察照料,加上杨问对药理又比较熟悉,所以每一株灵草在杨问侍弄下都长得郁郁葱葱。
其他时间杨问就在书界里面修炼。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每每感受着自己修为的增长,杨问倒也不觉得枯燥,只是想赶快回到燕国,偶尔想到那个面目恬静淡然的姑娘,不禁轻轻一叹。
不知道为何,王师兄已经很久没有来这里了,师父也没有再安排人过来,药园里的曾经的坑坑洼洼也早就被书界移植出来的灵草补齐。
只是有两株灵草再也长不出来了,当初被《太玄上清录》吃掉的,是仅有的两棵。
杨问在书界也开辟了一片药园,将采集的灵草种子种在里面,因为没有外人来,杨问干脆敞开的任由灵气往自己识海里钻,里面显然已经初具规模。
杨问甚至都怀疑自己的师父代长老是不是把自己这个记名弟子给忘记,毕竟只见了一面就再也没有见过。
自己一个人守着一个山头,难免生出孤单之感,要不是担心过于张扬,甚至都已经有了打算御剑离开的打算。
毕竟他只是个五灵根,外界两年的时间就修炼到炼气期三层,非得让人抓起来解剖了不可。
要知道李聚富这样的外门弟子,三年杂役期都还没过,连修仙功法还没有接触过呢。
就在杨问下定了决心要离开的时候,杨问的师父,代长老,终于来了。
由于平常不限制书界药园吸收外界灵气,杨问时刻都将灵识外放,虽然累一些,但是可以起到反复凝实的作用,还能提前预警。
感应到竟然是师父亲自前来,杨问立马切断了书界与外界的联系。
让杨问感到奇怪的是,自己明明已经发现了师父,而他好像没有感应到自己的灵识,那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自己的灵识范围远远要大于他。
代长老是个炼丹师,又是个筑基初期修士,难道自己的灵识已经超过筑基初期了?
杨问被自己荒唐的想法吓了一跳。
他赶快用上低阶法术敛息术,不然让师父发现了修为,还得费一番口舌去解释。
杨问忽略了的是,低阶修仙者在高阶修仙者面前用敛息术,仍然会被高阶修士看的清清楚楚。
但是敛息术本来就是法术和灵识的综合运用,杨问依靠强大的灵识,误打误撞之下,代长老还真没发现什么端倪。
“杨问何在,出来试药!”
只见一片祥云落下,一个红脸老者走了下来,高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