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满西楼   >   第七章
第七章
发布:2024-10-04 13:15 字数:1742 作者:雨霖铃
    沈流迢独自从天香楼出来,头顶着满天星星,路边野花漫漫,花香随风蔓延,吹散她身上酒气。虽然已是深夜,路边仍有小贩摆摊,行人稀稀落落,她慢悠悠行走。

    走到街头,张记新开的胭脂铺还未打烊,铺口挂了两盏红灯笼,铺子里整整齐齐的摆放各色胭脂水粉。

    她进去环视一周,架子上是形态各异的妆奁,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花纹;还有异香扑鼻的螺子黛;精致小巧的花钿……

    “娘子,可是要买胭脂?”伙计快走到她身后,满脸堆笑道。

    “进来看看罢了。”

    伙计打量她一番,从架子上取下一个白瓷圆盒“这位娘子,我瞧你肌肤细腻如脂,皓齿蛾眉,已是天生丽质,唯独嘴唇少了些许血色。”

    说着,他打开瓷盒,一阵幽香顿时扑鼻而来,里面是鲜艳明亮的红色口脂“你看,这是本店的招牌口脂——石榴娇,这盒口脂娇艳欲滴,很衬娘子你的肌肤。平时使用只需用簪子挖取出,均匀的点涂在嘴唇上即可,而且这还是京城时兴的款式,只需六十六文。”

    沈流迢点点头,她望着架子上的胭脂水粉道:“确实不错,店里的这些都是京城时兴的款式吗?”

    伙计颇为骄傲“那是,每家分店的货物都是从京城运过来的,京城时兴什么,分店便卖什么,京城什么价,分店便什么价,绝对童叟无欺!”

    沈流迢从腰间解开浅青色钱袋,掏出一串铜钱,数好递给伙计。伙计双手接过铜钱,笑道:“娘子真是爽快人,本店刚开业,我便再送你一根如意莲花簪,还望以后多多光顾。”

    沈流迢扬了扬眉“这店真的挣钱吗?”

    伙计挠挠头“薄利多销不是。”

    回到衙门,她坐在镜前,用簪子浅浅刮了胭脂涂抹在唇上,口脂柔软细腻,一股淡淡的石榴香在空气中弥漫,镜中的人看上去生动许多。

    “京城哪卖得这样便宜,是谁在贴钱?”她侧头对桌边上那枚印章道“是你吗?谢千檀,你究竟在给谁办事?”

    清水县之所以取名清水,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穷的捞不到油水,还因为县里有一条大河常年洪涝。每年夏季,这里便会连着下两个月的瓢泼大雨。

    而抗洪也是清水县一年到头,唯一的一件大事了,但往往因为人手不足而把整个衙门累的人仰马翻。

    夏季到来之前,顾捕头早早组织兄弟们把招人的告示贴满全城,可惜响应者寥寥无几。无他,银两太少,待遇不好,搞不好还会有送命的危险,没哪个冤大头愿意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

    朝廷赈灾的银子一向来的比蜗牛还慢,往往是快要结束时才姗姗来迟。

    也只好整个衙门节衣缩食,支撑顾捕头带领兄弟们抗洪。

    在这个时候,全衙门上下除了县令、师爷、主薄以及沈流迢外,其他所有人都要撩起裤脚去抗洪,就连看门的小黄也不例外。

    县令头痛不已,带上师爷去天香楼喝花酒解闷。沈流迢和崔主薄从早到晚对了一天的账本,看能否再抠出些银子来,傍晚时,崔主薄头昏眼花实在是支撑不下去,便先回房休息。晚上,沈流迢听着窗外的倾盆大雨,独坐在桌前漫不经心拨打算盘。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忽然一阵风吹来,翻乱了她正在算的账本,霹雳闪过,顿时整个屋子亮堂堂一片,她这才看见屋檐下面站着一位魁梧男子。

    “何人擅闯衙门!”沈流迢陡然摸向桌下冷剑。

    “娘子莫要误会,我并非贼人,只是听说衙门正在招衙役,特来此询问。”男子从蓑衣里取出一张纸,展开来给她看,原来是一张招人告示。

    “为何不作声?”

    “只怕惊扰了娘子。”

    “先进来吧。”

    男子进屋,除去身上蓑衣,沈流迢接过他手中的告示,见他五官端正“你要做衙门的捕快?”

    “是极是极。”

    “现在暂时一日给七十文铜板。”

    男子皱眉道:“这是为何?”

    沈流迢解释道:“朝廷的灾银还未到,衙门只能发这么多,等灾银到了,自然会补上。”

    男子思索片刻开口:“小人还有个表弟,他就在衙门外,略通些文墨,可否领个文职?我兄弟二人乃是赣州人士,家里在赣州做买卖,只是这几年生意着实不好,店里又压了许多货,我兄弟二人才出来寻事做。”

    “既是如此,叫你表弟进来。”

    “是”

    不一会儿,他便领了过来“大人,小人名叫石中笋,这是我表弟乔青玉。”

    沈流迢抬眼一看便愣住了,他口中的表弟被雨淋湿,灰袍湿漉漉地贴在身上。如墨的头发乱乱地堆在素白面孔上,一双眼雾蒙蒙,嘴角下一颗痣风情万种。

    活像只修炼成精的狐狸。

    “这是你表弟?”

    “是的。”

    沈流迢走到狐狸面前,盯着湿漉漉的平坦胸膛看了会儿,又见他身量极高,委实不像女子。

    “哪个乔?可是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乔?”

    乔青玉微微一笑,那双眼眸似月光下的水面一般波光粼粼“是”

    沈流迢玩味地笑了,道:“真是人如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