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被改装的胰岛素笔
发布:2025-08-04 15:24 字数:2015 作者:紫眸唯艺
那支银色胰岛素笔被拆解成十几个零件,整齐地排列在无尘布上,每个部件都贴着编号标签。小张用镊子夹起一个比米粒还小的金属部件,放在放大镜下。
“看这里,林队。“他的声音因为发现关键证据而微微发颤,“正常的剂量调节器齿轮应该有12个齿,但这个被替换成了特殊设计的斜齿结构。“他调出电脑上的3D模拟图,“当用户旋转剂量选择环时,这个改装过的齿轮会让实际推进的活塞行程增加十倍,但表面显示的数值却保持不变。“
林涛俯身观察,放大镜下那个精巧的小零件闪着冷光,边缘处有细微的加工痕迹。“专业级的改装?“
“非常专业。“小张点头,调出另一组数据,“我们做了材料分析,改装用的金属与原件成分一致,但表面处理工艺不同,应该是后期手工加工的。最绝的是“他指着胰岛素笔的外壳,“改装者完美保留了原厂的防拆封条,不是内行人根本看不出被动过手脚。“
实验室的白炽灯在胰岛素笔金属外壳上投下冷冽的反光。
林涛拿起笔身,指腹摩挲着那个几乎不可见的接缝处,突然意识到什么:“能查出改装时间吗?“
“根据内部润滑油的氧化程度判断,大约在一个月前。“小张调出显微镜照片,“而且我们发现笔芯里的胰岛素被人为稀释过,这样受害者需要注射更大剂量才能达到效果,进一步掩盖了实际注射量异常的情况。“
林涛的瞳孔微微收缩——这不是临时起意的谋杀,而是精心策划的长期陷阱。
他想起周永昌妻子提到的“最近胰岛素效果变强“的说法,胃部突然一阵发紧。
“需要什么专业知识才能做到这种改装?“
“首先得精通胰岛素笔的机械结构,最好是医疗器械工程背景。“小张掰着手指数道,“其次要有精密加工工具,最后还得熟悉糖尿病治疗,知道如何调整胰岛素浓度才不会立即引起怀疑。“
实验室的空调突然加大功率,出风口吹出的冷风让林涛后颈的汗毛竖起。
他走向窗边,窗外是漆黑的雨夜,雨水在玻璃上扭曲成蜿蜒的河流。警局停车场的灯光透过雨幕,在窗玻璃上投下模糊的光晕。
“查一下周永昌的私人医生。“林涛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重点查有没有医疗器械工程背景的。“
小张的键盘敲击声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格外清脆。
几分钟后,他突然倒吸一口冷气:“林队,你绝对想不到——周永昌的私人医生赵岩,本科读的就是医疗器械工程!“
林涛猛地转身,大步走向电脑屏幕。
显示器上是一份人事档案:赵岩,男,38岁,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教育背景栏赫然写着“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医疗器械工程双学位“。
“还有更劲爆的。“小张点开通话记录,“我们调取了刘美玲最近三个月的通讯记录,她与赵岩的通话频率高得反常,尤其是晚上10点后的通话,平均每周三次。“
林涛的指尖在办公桌上敲击出急促的节奏。
雨声突然变大,豆大的雨点砸在窗户上,像是某种不祥的预兆。他拿起办公桌上的案卷,快速翻找周永昌的医疗记录,在其中一页突然停住——处方医师签名处,赵岩的名字出现了七次。
“赵岩和刘美玲“林涛喃喃自语,脑海中浮现出刘美玲提起周永昌时眼中闪过的恨意,和她手腕上那块价值不菲的卡地亚手表,“查查他们之间有没有经济往来。“
小张的键盘声再次响起,这次查询的时间更长。
突然,他发出一声惊呼:“找到了!上个月赵岩的账户收到一笔20万的转账,汇款方是“他瞪大眼睛,“一个空壳公司,但注册邮箱后缀与刘美玲的个人邮箱一致!“
实验室的灯光在这一刻似乎变得更加刺眼。
林涛走向证物墙,上面贴满了案件相关人员的照片和关系图。
他在刘美玲和赵岩的照片之间画上一条红线,然后在旁边重重地写下“共谋?“两个字。
“林队,要现在申请对赵岩的搜查令吗?“小张的声音因为兴奋而提高了一个八度。
“等等。“林涛的视线落在赵岩档案上的住址栏,“先去看看他的工作环境。“二十分钟后,林涛和小张驱车来到市中心医院。
深夜的医院依然灯火通明,急诊室的红色灯牌在雨幕中像是一滩血迹。
他们的脚步在走廊上发出沉闷的回声,偶尔有值班护士投来好奇的目光。
内分泌科医生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透出一道暖黄色的光线。
林涛轻轻推开门,看到一个瘦高的背影正俯身在显微镜前。
听到门响,那人转过身来——赵岩比照片上看起来更年轻,戴着金丝边眼镜,白大褂口袋里插着几支钢笔,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
“赵医生?“林涛出示警官证,“市刑侦队,有几个问题想请教。“
赵岩的瞳孔在镜片后微微扩大,右手下意识地扶了扶眼镜:“这么晚是关于周先生的案子吗?我听说了这个不幸的消息。“他的声音很平静,但左手却无意识地转动着右手无名指上的婚戒。
林涛注意到办公桌上放着一个精致的胰岛素泵设计图纸,旁边是各种精密器械。
“听说您是周永昌的私人医生?“
“是的,负责他的糖尿病管理。“赵岩的视线飘向显微镜旁的相框,里面是他与一个年轻女子的合影,“周先生是个很配合的患者,一直严格按医嘱治疗。“
“最近他的胰岛素剂量有调整吗?“
赵岩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一个月前根据血糖监测结果,我建议他晚间剂量从8单位增加到10单位。“他走向档案柜,取出一本病历,“这是完整的治疗记录。“
林涛接过病历,快速浏览着那些工整的医学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