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妇产科主任之死   >   第四章:无声的代价
第四章:无声的代价
发布:2025-08-08 15:48 字数:2453 作者:书友431754637835
    方若梅的生命保住了,但代价是昂贵的——她永远失去了子宫。这个事实,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李志强一家人的心头。

    ICU 门口,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李志强一夜之间仿佛苍老了十岁,眼窝深陷,胡子拉碴,眼神空洞地盯着 ICU 紧闭的大门。老父亲坐在旁边的长椅上,默默地抽着旱烟,每一次吞吐,都像是在叹息。方若梅的两个弟弟则焦躁不安地在走廊里踱步,不时低声争吵几句。

    孩子被送进了新生儿科,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因为重度窒息,还需要放在暖箱里观察治疗。这对于一直渴望抱孙子的李志强一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他们原本以为,牺牲了方若梅的子宫,换来的是一个健康的男婴,延续香火。但现在,母亲命悬一线,孩子也岌岌可危,巨大的打击让他们手足无措。

    甄明月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再次来到 ICU。她向李志强简单交代了方若梅目前的状况:「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但术后感染、多器官功能恢复等问题还需要密切观察。我们会尽全力。」

    李志强只是木然地点点头,嘴唇翕动着,似乎想问什么,却又不知道该问什么。他看着甄明月,眼神复杂,有感激,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怨怼和屈辱。他知道,是医生救了他媳妇的命,但他也知道,是医生「拿走」了他媳妇的子宫,也打碎了他家传宗接代的希望。

    老父亲颤巍巍地站起来,走到甄明月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医生……谢谢你……救了我儿媳妇的命……」老人的声音哽咽,「我们……我们知道,这事儿……是我们糊涂……求求你……别怪我们……」

    甄明月连忙扶住他:「老人家,您言重了。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责。现在最重要的是病人和孩子的康复。你们家属也要保重身体。」

    虽然说了宽慰的话,但甄明月心里清楚,这场风波远未结束。家属的情绪很不稳定,尤其是那个看似鲁莽冲动的李志强,很难保证他不会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她叮嘱值班医生和护士,加强对产妇和新生儿的监护,同时也要注意家属的情绪疏导。

    接下来的几天,方若梅的情况逐渐稳定下来,从 ICU 转到了普通病房。新生儿科那边也传来消息,孩子的情况一天天好转,不久就可以出院了。这本该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但李志强一家人的脸上,却没有丝毫喜悦。

    方若梅醒来后,得知自己失去了子宫,如同五雷轰顶。她才三十出头,正值壮年,却永远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这对任何一个女人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她躺在病床上,目光呆滞,不吃不喝,拒绝和任何人交流,包括来看望她的家人。巨大的精神创伤让她濒临崩溃。

    李志强看着病床上形容枯槁的妻子,心疼、愤怒、悔恨、绝望……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几乎将他吞噬。他开始怨恨,怨恨命运的不公,怨恨妻子的「不争气」,更怨恨那个「夺走」他妻子子宫的医生——甄明月。

    他认为,如果不是甄明月坚持要切除子宫,或许还有转机,妻子也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尽管医生反复解释是病情需要,但他固执地将所有的不幸都归咎于那场手术,归咎于甄明月。

    老父亲虽然明白事理,知道儿媳的遭遇值得同情,医生的决定也是无奈之举,但他夹在儿子和医生之间,左右为难。他一面安抚着儿媳,一面又要应付儿子的无理取闹。

    两个弟弟则受李志强的影响最深,他们年轻气盛,加上本身就对「传宗接代」有着根深蒂固的执念,认为甄明月断了他们老方家的「香火」,对甄明月的怨恨最为直接。

    出院那天,李志强没有去办理出院手续,也没有去接孩子,只是阴沉着脸,让两个弟弟和老父亲处理。他对守在病房门口的甄明月视而不见,仿佛她是空气。方若梅则被抬上救护车,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空洞得像一潭死水。

    甄明月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里沉甸甸的。她知道,这场医疗救治虽然以产妇的幸存告终,但医患之间的裂痕,已经悄然形成,并且很可能演变成一场难以调和的冲突。

    几天后,甄明月正在办公室整理病历,桌上的内线电话响了。是医院医务科。

    「甄主任,您好。方若梅家属那边,对我们医院的处理有异议,投诉到卫健委了。主要是质疑我们的诊疗方案,认为我们没有尽力保住患者的子宫,还有……他们反映我们态度不好,没有充分沟通。」医务科主任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

    甄明月并不意外:「主任,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羊水栓塞、DIC,切除子宫是唯一挽救患者生命的选择,所有的抢救记录和知情同意书都有。我们沟通方面可能确实存在不足,当时情况紧急,家属情绪激动……」

    「我知道情况紧急,但家属现在情绪很大,扬言要闹事,还要发到网上去。你要有心理准备,可能近期会有记者来采访,也可能会有网络舆情。」医务科主任提醒道。

    「……知道了。」甄明月的心沉了下去。她不怕调查,她相信自己的处理是符合医疗规范的。但她害怕的是舆论的压力,以及那些失去理智的家属。

    果然,没过几天,网络上开始出现一些关于西南妇幼医院「草菅人命」、「强制切除子宫」的帖子和评论。起初只是零星几个,但很快就像病毒一样扩散开来。有人添油加醋地描述「医生为了练手,不顾产妇死活强行手术」,有人煽动性地指责「医院见死不救,只为赚钱」,更有人直接将矛头指向甄明月,称她为「断子绝孙的刽子手」。

    帖子里甚至附上了模糊的、从病房门口偷拍的甄明月照片,以及一些经过剪辑、断章取义的所谓「录音」。一时间,甄明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医院的电话被打爆了,医务科忙得焦头烂额。网警部门也开始介入调查,追踪发帖源头。但网络世界的匿名性,让溯源变得异常困难。

    甄明月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她不仅要应对日常繁重的工作,还要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和谩骂。医院的同事们看她的眼神也变得有些异样,窃窃私语时有发生。她甚至收到了一些匿名的恐吓信,警告她「小心点」。

    她试图联系李志强一家,想和他们好好沟通,解释清楚情况,但他们避而不见,甚至连医院的电话都不接。老父亲倒是打来一次电话,语气充满了歉意和无奈,说李志强「被鬼迷了心窍」,他劝不住。

    甄明月感到一阵无力。她救了人,却成了罪人。她遵守了医疗原则,却要承受莫须有的指责。更让她心寒的是,那个她拼尽全力从死神手中抢回来的生命——方若梅,据说在她出院后,就一直把自己关在家里,精神状态极差,而李志强,据说带着两个弟弟,天天去找医院闹事。

    风暴,才刚刚开始。甄明月预感到,一场更大的狂风暴雨,正在向她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