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襄樊府
发布:2024-01-29 22:43 字数:2010 作者:礼部摸鱼官
天刚蒙蒙亮,船队就抵达了襄樊府。
襄樊府府治襄樊城依山而建,城墙高大坚固,砖石交错,并以洪江之水为护城河,引江水入城,形成了天然的屏障。
城池设有东西南北四门,城门口设有门楼和吊桥,而每处城门旁都另开水门,设内外两层水门,可随时启闭,控制着进出城池的水路通道。
“真乃雄城也。”
太子墨镝站在楼船顶层,远远的望着雾气笼罩之下的襄樊府城发出了一声感慨。
襄樊府一应大小官员早就接到了李权的手书,得知太子将要南下襄樊,一早便候在襄樊府城北水门外迎接太子等人,一同等候在此的还有大批的百姓。
看着远处岸边乌央乌央的人群,徐匡感到一阵嗤之以鼻。
“一个做将军的触之即溃,每战必败,一个做府尹的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廖家昆仲当真无愧于江南‘名士’的称号啊。”
张祁燕知道,襄樊府府尹廖仲背后的廖家,乃是当年害死徐匡的师父、宰相高涂的重要推手,亦是让他关西徐家家破人亡的主要元凶,徐匡恨不得将廖家除之而后快。
但廖仲的父亲廖漾乃是当朝太尉,兄长廖昆掌管禁军五营之一的虎骑卫,常行走于天子身边,廖仲本人亦是襄樊府府尹,可谓一门显赫。
反观徐匡则是家破人亡,举目无亲,毫无与廖家对抗的本钱。
但张祁燕的突然崛起让徐匡看到了一丝希望,正在徐匡思虑间,站在他身前的太子突然对张祁燕说起了话。
“张卿,如若由你来镇守襄樊府,当需多少兵马?”
“如仅是襄樊一府,五千精兵足矣,若是带上宛阳和南陵西陵三府,则需三万水师,前提是粮秣充足。”
张祁燕仔细想了想,才出言答到。
“那我去到南都后,便奏请父皇让张卿出任襄樊府府尹,为宏朝坐镇中南吧!”
太子墨镝的话让张祁燕差点被口水噎住。
开什么玩笑?我来做府尹?你是真信得着我!
“那我便陪师父一同留下!”墨熠也适时的大声喊到。
你可真是想一出是一出!人家廖家就是襄樊府本地世家,那廖仲就是襄樊府本地府尹,人家老子还是当朝太尉!让我在人家地盘上抢人家饭碗,你们是没事了,不想让我活了?
哪怕是南陵西陵二府也行啊!非得是襄樊府吗!
张祁燕一阵无语,换成别人口中说出来的话可能还是戏言,但从墨镝嘴里说出来的话,多半都是要实现的。
现在自己不打消他的想法的话,估计这个襄樊府府尹的位置他是跑不掉,廖家的报复他也跑不掉。
“承蒙殿下厚爱,然臣才疏学浅,难堪大任,恐有负太子所托,还望另选贤能。”
张祁燕对着太子拱手,一脸的认真。
太子微微皱眉。
你?才疏学浅?你要是才疏学浅,那这天下还有饱学之士吗?
看着张祁燕的表情不似作伪,太子心中有些恍然大悟。
谦逊!张卿一定是太谦逊了!自己知道,那些史书上写过的出身寒微的名士不皆是如此嘛!
张卿真不愧是国士,文武兼备,忧国忧民还如此谦逊!
一个名士必备的品质就是谦逊,谁说张卿鲁莽目无尊卑了!那分明叫为人正直刚烈,处事果断!
至于谁要是说张卿现在还没有名气,不叫名士,那根本就不重要!哪个名士是一开始就有名的!张卿如此出色,我看张卿成为名士不是迟早的事!
墨镝看着张祁燕越看越满意,而张祁燕看着太子盯着他的眼睛越来越亮,心里直发毛。
就在张祁燕开始怀疑太子是不是有什么龙阳之好时,墨镝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到:“张卿不必过谦,孤知你为人正直,处事果断,且熟悉兵事,乃是镇守此地的最佳人选。”
“张卿莫要担心,大不了孤再派一位熟悉民政的官员过来助你!”
船已靠岸,不等张祁燕再回话,太子便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然后走下了楼船。
一众官员早已挤至船边,见当先一人身着明黄蟒袍气质高贵,纷纷下跪口中高呼:“恭迎太子殿下!”
而他们身后的百姓们,也同样下跪,一同山呼,声音响彻云霄。
“平身!”
处于最前的襄樊府官员们一边口中高呼着“谢殿下”一边站起身上前迎接,而身后的百姓们也纷纷起身,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一时间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墨镝似乎很喜欢这样的场面,一边笑着和一众官员聊天,一边在官员的引路下向城内走去。
张祁燕等人也受到了这股热情的感染,跟在太子的身后一边欣赏两侧热火朝天的景象,一边在官员们的解说下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
冯闻真、梁义、韩翎等人亦是笑容满面,只有徐匡一人面色阴沉。
徐匡盯着此刻正走在太子身侧满脸谄笑的男人,眼中满是杀意。
那人便是襄樊府府尹廖仲。
鬼使神差间,徐匡将手摸向了挂在腰间的宝剑,并快步跟了上去。
距离越来越近,徐匡甚至能看到廖仲谄笑时,露出雪白的牙花子上的菜叶。
廖仲!你拿命来!
徐匡杀心四溢,拔出了腰间的宝剑便要砍去。
“徐老五!你疯了!”
“五弟!你要干嘛!”
两声低喝突然在他耳边响起,随即两双手便从他身后伸出,一边夺下了他手中的剑,一边捂住了他的嘴。
出手阻拦的正是梁义和韩翎。
两人原本在欣赏道路两侧热闹的景象,却突然发现走在队伍最末尾的徐匡快步向前,正要打招呼间却发现他拔出了腰间宝剑,奔着那襄樊府尹便去。
————————分界线————————
“太祖至襄樊,时府尹为廖仲,匡拔剑于后欲斩廖仲,为旁人所阻,太祖问匡何为,匡弃剑嚎哭,谓曰:‘仇雠在前,不得报之,枉为男儿!’太祖遂抚之。”
——《旧汉书》.卷三十五.冯梁韩徐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