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言知乎风高赞精选   >   捡个太后来当当1
捡个太后来当当1
发布:2025-03-23 21:14 字数:3364 作者:天阅短篇
    嫁给大阳皇帝原是为了冲喜。

    结果喜没有冲成功,倒将皇帝给冲没了,

    白捡了个儿子和皇位。

    (一)

    我原是徐家幼女,皇后之妹,徐靖华

    在我十二岁这年,皇帝病重,我被家族中人选送为皇帝冲喜,我没想到那个我称为姐夫的人,我要成为他的妾。

    大婚之夜,我连皇帝面还未见着,皇帝却先行病逝,我成为了他最后一位妃子。

    皇帝头七,姐姐将我招去她的凤鸾殿,我瞧着姐姐的模样,白头丛生,原来真有话本子里的那样,一夜白了头。

    这时的姐姐已经起不来床,我跪在姐姐的床边上,我的身边还有姐姐的嫡子,姐姐握着我的手,告诉我[靖华,原谅姐姐让你这么小就进宫,姐姐走后,你要好好保护阿元,要……要特别小……小心贵妃聂清欢。]

    我与姐姐是同父同母的亲姐妹,我自是明白的,我握着姐姐的手[我会待他好的。]

    我本是为了冲喜而入的宫,如今喜没有冲成功,倒克死了皇帝皇后,姐姐死前将阿元过继给了我,按照律例,阿元为天子,我奉为太后。

    天子年幼,大臣们奏请我垂帘听政。

    我看着身旁只比我小四岁的小侄子,我不知道怎么照顾他,我也不知道如何做好太后,我哭着传信回家,告诉父亲,我不知道怎么办。

    阿元瞧着我大哭的模样,小心翼翼走到我的身边[小姨,别哭。]

    我哭的更大声了,我抱着阿元[阿元,以后就是我们相依为命了。]

    阿元伸手擦了擦我的眼泪,显得十分老沉,好似他才是我的长辈。父亲传来密信,说让我不要害怕,他会帮助我,这又让我放心许多。

    除了上朝之外,我最喜欢待在御膳房内,我喜欢给阿元做好吃的,话本子里常写,要养好一个孩子便是要养好他的胃。

    阿元是个努力的孩子,即便到了晚膳时间手里也是要抱着一本书来看。我有些无奈,到底是在皇宫长大的孩子,我抢下阿元的书,将一块牛肉夹给阿元。

    阿元楞住,将牛肉翻转过来,裹了辣子吃了下去,满嘴的油不忘说句[好吃。]

    听了阿元的话,我心满意足的夹起牛肉吃起来。

    咦,太咸了,我一口吐出来,身旁的阿元大笑起来。

    经过此事,我决定不在做菜,转战藏书阁,我将藏书阁各式各样的书,放在阿元面前,一本正经的告诉阿元[要想做好一个好皇帝,定是要明事理,要想明事理,就要好好看书。]

    阿元将手里的手放下,用尺子戳了戳我放在他面前的书,没好笑的说了句[这些我看过了。]

    阿元怼的我说不出话来,我是真不知道如何做好这个太后。

    阿元十二岁时染上痘症,太医非说治不了活不过十二岁,我不信,屏退了下人,独自去照顾阿元。

    在政和殿内不知过了多久,阿元一直不见醒来,我跪在佛前祷告,若是阿元能醒来,折寿也行,病痛在我身上也行。

    许是上天听到了我的祷告,阿元终是睁开眼睛,我握着阿元的手,大声哭了出来。

    我哭着对阿元说[你要是死了,我怎么办。]

    阿元犹如往常一般老沉,伸手贴了贴我的脸,第一次叫了句[母后。]

    我被阿元的话叫愣住,过了会儿我反应过来哭的更加大声,对着年仅十二岁的他抱怨道[阿元,政务太难处理,朝堂上的人总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阿元苍白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谢谢母后。]

    求过佛祖的话果然灵验,阿元好了,我倒了。那时的我并不知道原来得过一次痘症的人就不会得第二次,只是阿元在门外死活要进来照顾我时,我是生了好大一通气。

    我将玉玺扔在门外,告诉阿元[你赶紧处理好朝堂之事,不要让他们聒噪来打扰我。]

    说完这句话,门外久久没有声音,从门缝中透过去,瞧这阿元的脸泪流满面。

    好在,我命够大,并没有因为这场痘症带走我,可经过这件事之后,阿元改口叫了我母后。

    我这才算真正做了太后。

    痘症之后,阿元与我的距离更近了些,朝中之事有不明白的地方时常过来问我,我告诉他,不要怕,有外祖父在朝中替我们撑腰。

    可难免,主少臣子权重。

    阿元十六岁这一年,徐家权重,为了稳定局势,我让阿元纳了聂家嫡幼女为妃。

    聂太妃一脚踹入我宫中,吓了我一大跳,手里拿着我的懿旨,一脸怒气。

    [徐靖华什么意思?我聂家女皇后也做的,你让她入宫为小小妃位是什么意思?]

    这么多年来,我见聂清欢的次数屈指可数,她倒是老了不少。

    [那你做皇后了吗?]

    这一句话让聂清欢顺间闭了嘴,只是,这句话过后,聂清欢脸上多出了些苦笑。

    我仔细看着聂清欢的侧脸,如今她的脸上也多出不少杂纹。

    聂清欢苦笑开口[我不信皇后死的时候没让你提防着我,如今你抬举聂家又是为何?]

    我咽了咽口水,看着窗外,对着聂清欢笑了笑[哀家不仅是徐家女,还是大阳太后。]

    这句话惹笑了聂清欢[太后?你见过几次先帝?你做过先帝的女人吗?]

    未等我开口,身旁的侍女玉酥开口[太后是陛下的母亲,自是先帝的女人。]

    聂清欢捧着肚子大笑[你是皇帝的母亲,你比他大了几岁?]

    玉酥又开口道[皇太后自是与太妃一般。]

    聂清欢听了玉酥的话便大笑起来【太妃,我是太妃。】

    我不明白她疯魔的症状在哪里,她瞅了眼我的柱子一头撞了上去,鲜血直流,吓得我直直在地。

    进宫之前,常听宫中人传言,贵妃聂氏在先帝还是太子之时就先做了先帝的侧妃,传闻中,皇后之位原是她的,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最终是我姐姐坐上了皇后。

    聂清欢死前,嘴里喃喃说着[生同衾,死同穴。]

    看着也是可怜。

    阿元匆匆从政和殿赶来,坐看右看问我有没有事。

    我摇头,除了心里有些触动倒也没事。

    (二)

    我看着聂清欢撞上的柱子,对着阿元说[你父皇寝陵除了住你母后,旁倒没有其他的人了,不如另一边将太妃放进去吧。]

    阿元摇头[那是等您百年之后,您住的地方。]

    听这话我有些安慰,阿元倒是为我考虑了许多,但我摆手拒绝了阿元[我倒也没有那么想和先帝同陵,若我死了不如葬去徐家祖坟也行。]

    阿元不在反驳,过了一会儿,阿元扑通一声跪在我的身边。

    [母后,我知道您让我娶聂家女是为了平衡朝中局势,可如今我也有了想娶的女子。]

    阿元一跪吓了我一跳,我以为是什么,原是为了一个女子。

    我看着窗外的花开的如此灿烂,心里也是欢喜雀跃[随你。]

    阿元十六岁时,纳太傅之女为皇后,聂氏之女为淑妃。

    我看着底下阿元牵着的新娘,这便是我的儿媳。

    琴瑟和鸣,鹣鲽情深,不离不弃。

    阿元十八岁这一年,皇后生下嫡子,我抱着软糯糯的小团子在怀里。

    我转眼看了看身边笑的灿烂的阿元,他已经出落的比我还高。

    我伸手戳了戳怀里的小孩,小孩皱了皱眉,动了动脸,又沉沉睡去。

    许是老了,我竟觉得可爱了。

    阿元或许瞧见了我对怀中孩子的喜欢,说了句[母后,不如将这孩子给母后抚养,母后从前朝退下来也好有个伴。]

    我愣了愣,随即点头[太好了,前朝之人聒噪,不如这小团子来的好。]

    众人纷纷大笑,唯有皇后在一旁闷闷不乐。

    阿元又开了口[母后取个名字吧]

    我摸了摸小糯米团子的脸,又看了看阿元的模样[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不如就叫子意吧。]

    这不是我突然想起的名字,小时候玩过家家的时候,我时常想着给我以后孩子的名字就取做子意。

    就算是小孩子,抱的久了也是容易累,我将孩子递给皇后[哀家乏了,回宫休息了。]

    皇后抱着孩子,问我[母后,不带子意一起回去休息吗?]

    我看了看糯米团子,又看了看皇后[孩子晚上吵的慌,这份罪还是留给皇后吧。]

    [多谢母后。]

    即不要上朝,又不要照顾阿元,这样的日子也太过于闲散。

    我看着慈宁宫门下看着这牌匾,慈宁,原来我这个年纪已经可以称呼为慈。玉酥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太后,皇后来了。]

    我转过身,皇后抱着孩子的身影已立在门外。

    [皇后身子还未恢复,出来受了风寒怎么办。]

    皇后露出一丝苦笑[陛下前日说了臣妾,原是让子意陪伴太后,却没想到母后体恤臣妾让子意留在儿臣身边,所以叮嘱臣妾常带着子意来慈宁宫走走。]

    我瞧了一眼皇后,自是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前日太医院传来聂氏也有了身孕的消息。

    接过皇后怀里的孩子,看着粉嫩的小孩,心里生气一暖意,真是越看越可爱,玉酥待皇后走后在我耳边抱怨道[不知道淑妃有孕之时也没有这么上赶着讨好太后。]

    我摸着怀里小团子的脸[孩子长大了,自有自己的主意。]

    九个月后,淑妃聂氏生下阿元第二个孩子,取名景桓。

    阿元决意在宫里办一场国宴,即是二皇子满月酒也是我的四十二岁寿辰……

    我与阿元一同坐在主位上,底下传来[皇上万岁,太后千岁的声音。]

    其乐融融间,桓王妃举杯贺我儿孙环绕膝下,尽享天伦之乐,众人附和,我抿抿嘴,将头上的凤钗赐给她。

    原以为这种国宴也只是好话说尽,无趣至极,没想到,宴席中窜出一女子,阿元说那是右军司马的女儿-萧韵。

    萧韵跪在席下,说道[我有一样宝物送给太后。]

    萧韵拍了拍手,一男子走上前来,从左手拉出一玫瑰,右手一挥竟变出了鸟儿,身旁的人纷纷惊呼,我也从未见过。

    [这是什么]

    [这是魔术。]

    我太喜欢这种把戏,这让我原本鼓噪的生活添了几分乐趣,我向萧韵要来了这人,留在我的身边。